教育部

本頁面僅提供清單內容,各期資訊請點選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之電子報專區/年份:2019年/報刊名稱:教育部學術倫理專案辦公室電子報觀看。

期數日期當期主題
第七期2019年10月
  • 【學術倫理小辭典】同儕審查(Peer Review)之類型及現況
  • 【新興議題】《香港原則》:建立良好的研究人員評鑑準則以促進研究誠信的提升
  • 【新興議題】打擊代寫舞弊之新工具問世─簡介三款檢測及偵查代寫之軟體
第六期2019年09月
  • 【學術倫理小辭典】引用操縱(citationmanipulation)
  • 【新興議題】淺談預印本相關的學術倫理問題
  • 【新興議題】新技術是否帶來新問題?—探究AI發展下所衍生的學術倫理問題
第五期2019年08月
  • 【學術倫理小辭典】薩拉米香腸式發表(salamipublication)
  • 【新興議題】瑞典將研究不當行為調查提升至國家層級
  • 【新興議題】Google也推出了論文原創性檢測工具—Google for Education -Assignments
第四期2019年07月
  • 【學術倫理小辭典】發表後同儕審查(post-publicationpeerreview)
  • 【新興議題】Think.Check.Attend.–辨識可信學術會議的線上檢核系統
  • 【新興議題】致力於促進科學圖像誠信的研究機構–Humboldt-ElsevierAdvancedDataandTextCentre(HEADTCentre)
第三期2019年06月
  • 【學術倫理小辭典】Contractcheating–代寫舞弊之行為
  • 【活動紀實】2019年第六屆世界研究誠信會議紀要
  • 【新興議題】第一件被美國聯邦法院判定為掠奪性學術出版社之案例–OMICS集團
  • 【新興議題】CRediT(ContributorRolesTaxonomy)–貢獻者角色分類法
第二期2019年04月
  • 【活動紀實】108年3月學術倫理自律規範工作坊精彩回顧
  • 圖像處理的研究誠信
  • 論文也可以用錢買?—探討「代寫論文」的問題
  • 淺談學術倫理自律規範之監管機制
第一期108年01月
  • 【活動訊息】學術倫理自律規範分區工作坊
  • 讓學術倫理教育變得更有趣—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製作互動式情境劇影片做為學術倫理教材
  • 小心!別讓「掠奪性期刊(predatoryjournal)」綁架了你的論文!
  • 追蹤撤銷論文的網站:《撤銷論文觀測站》(RetractionWatch)

本頁面僅提供清單內容,各期資訊請點選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之電子報專區/年份:2020年起/報刊名稱:教育部學術倫理電子報觀看。

年份月份期數當期主題內容
202008第01期
  • 焦點:指導教授如何確保學生學位論文之誠信
  • 專欄:判讀相似度比對報告時的提醒-以Turnitin為例
  • 新訊: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AREE) 新訊
202011第02期
  • 專欄:簡介歐洲研究誠信資源整合計畫: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Research Integrity
  • 新訊:學術倫理教育實體推廣活動實記
202102第03期
  • 專欄:第四屆首爾「亞洲與泛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網絡會議」實記與省思
  • 新訊:網站「研習活動」專區上線
  • 新訊: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課程新單元上架
202105第04期
  • 專欄:國外頂尖大學如何推動學位論文品質管理?
  • 新訊:網站「教師專區」上線
  • 新訊:網站資源分享新增「教育電子書」與「影音專區」
  • 新訊:網站暫停營運預告
202106特刊
  • 專欄:在遠距的高等教育課堂中推動學術誠信(教師篇)
202108第05期
  • 專欄:在高等教育課堂中實踐學術誠信(學生篇)
  • 新訊:議題教材包新增「【03】預防自我抄襲與重複出版」主題
  • 新訊:資源中心 LINE 官方帳號上線
  • 新訊:8 月 10 日起更換必修學生課表,110 學年度新生請等學校通知再開始上課
202111第06期
  • 專欄:共創優良的師生指導關係(教師篇)
  • 新訊: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更換客服信箱
  • 新訊:忘記密碼新增「簡訊通知」服務教師專區新增「英文教學簡報及教學指南」
  • 新訊:文件下載新增「申請政府部門研究計畫之主持人自我檢核表」
  • 新訊:相關書籍新增《當代研究倫理綜覽》、《動物研究倫理》、《學術研究三部曲─小論文及科展完全指南》
  • 新訊:學術倫理測驗題庫新增 14 本模擬試題
  • 新訊:學術倫理教育電子書新增《給大學生的參考手冊─在高等教育課堂中實踐學術誠信》
  • 新訊:上線預告:「學術倫理領域辭典」
202202第07期
  • 專欄:歐盟研究誠信師資培訓計畫 Path2Integrity:臺灣場次紀實
  • 新訊:資源分享新增「學術倫理領域辭典」與「國際學術倫理單位指引專區」
  • 新訊:⽂宣/海報新增四款英⽂版海報
  • 新訊:「相關書籍」與「線上課程資源」近期新增介紹
  • 新訊:課程與資源素材引⽤格式更新
  • 新訊:線上課程總測驗規範說明
202205第08期
  • 專欄:指導教授看過來—論學位論⽂指導教授之責任
  • 新訊:影⾳專區新增論⽂指導與計畫申請影⽚
  • 新訊:⽂宣/海報新增九張中英⽂版海報
  • 新訊:學術倫理⾃律⽂件新增雙語內容
  • 新訊:課程介紹新增跨域主題課程
  • 新訊:課程單元名稱異動公告
  • 新訊:新⼿上路新增操作影⽚
  • 新訊:證明註銷公告上線
202208第09期
  • 專欄:預印本的基本概念與出版倫理
  • 新訊:課程單元名稱異動公告
  • 新訊:與本中心合作學校之111學年度新生請勿自行註冊帳號
  • 新訊:資源分享文宣海報與影片新上架
202211第10期
  • 專欄:2022國際研究倫理學術會議活動紀實
  • 新訊:課程單元名稱異動公告
  • 新訊:資源分享⽂宣海報新上架
  • 新訊:線上課程總測驗規範宣導
 2023 02第11期 
  • 專欄:我們對學術倫理的理解與誤解
  • 新訊:資源分享影⽚《你不可不知的研究倫理委員會》新上架
  • 新訊:「IRB/REC 相關課程」英⽂版擴充⾄ 26 個單元
  • 新訊:2022 學術倫理專題講座簡報上線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AREE)為臺灣最大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教育線上平台。線上課程適用於大學生、專科生、研究生、教師及研究人員之學習與教育訓練,也不定期製作學術倫理相關宣導「文宣海報」,本頁面僅提供清單內容,詳細內容請點選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之「文宣/海報」專區瀏覽、下載觀看。
  • 研究者
    年份月份標題內容簡介(出自AREE)
    2019 

    研究人員自我檢核表

    研究的執行與進展會不斷變化,甚至發生一些超乎預先設想的情況,研究者可以利用這份「研究人員自我檢核表」,確保研究前的規劃及確認工作、研究過程中的安全及可信賴、研究完成後的注意事項等。
    2019 

    符合倫理的寫作:從開始到結束(美國ORI授權)

    寫作時應避免會誤解資訊的二手資料,以及避免選擇性評述。在引用來源時也不可抄襲,而是在維持資料來源之意涵的情況下,使用自己的句子及辭彙;對外發表時更應拒絕幽靈作者。

    2019 

    需要警戒注意的學術研究不當行為(美國ORI授權)

    若研究者在期限前最後一刻才產出可用的數據,且實驗比往常更快完成,或者是數據完美得很不真實、實驗室的其他成員無法複製研究結果,這些都是值得警戒注意的學術研究不當行為。

    2019 

    接受訓練的研究者:你應該了解學術研究不當行為(美國ORI授權)

    你知道研究不當行為將影響到每個人嗎?你知道發現可疑行為時可聯繫相關單位嗎?學術研究不當行為不限於已發表的研究,每個人都可以匿名舉發,身為接受訓練的研究者,你該瞭解這些事情。

    202106

    避免自我抄襲,你可以試試這樣做

    什麼是自我抄襲?自己的著作可以二次發表嗎?瞭解自我抄襲的定義與規範、遵守學術引註格式及利用原創性比對工具自我檢測等,六項訣竅教你如何避免自我抄襲。
    202204

    發表正確完整的科學影像之要點(美國ORI授權)

    改善影像及扭曲影像之間僅有一線之隔,而沒有註記的影像操弄可能會被指控為研究不當行為。在增強顏色、疊接、切割等影像操作上,都須注意不可導致細節或某些數據被移除。

    202204

    你能夠偵測學術研究不當行為嗎?(美國ORI授權)

    你能發現學術研究中被偽造的數據或影像嗎?範例中同樣的影像被刻意淡化處理、垂直翻轉、水平翻轉,經過影像操弄後彷彿如真的不同的實驗情境,這些情況你能偵測出來嗎?

    202204

    每個人在研究倫理皆扮演必要的角色─案例分享:不發表就出局(美國ORI授權)

    「不發表就出局」的壓力是造成學術研究不當行為產生的重要潛在因素。若實驗室面臨發表論文的壓力,指導教授忙於爭取計畫經費以及維持實驗室運作等事務,而忽略了指導責任時怎麼辦?

    202204

    促使人們從事學術研究不當行為的原因是什麼?(美國ORI授權)

    學術研究不當行為從來就不應該被合理化,我們應該認識可能產生研究不當行為的因素,例如:訓練不足、競爭壓力、個人心理、不當指導等,並瞭解該如何預防這樣的行為。

    202204

    當你懷疑有學術研究不當行為,該怎麼辦?(美國ORI授權)

    當你懷疑有學術研究不當行為時,避免當面對質以及持續記錄是非常重要的,若確定不當行為屬實欲行舉發,你需要充分瞭解舉發前須考慮的事項以及舉發時須採取的行動,例如保存不當行為的紀錄,將重要訊息提供給專業機構等。

    202205

    掠奪性期刊的慣用手法

    寫好的論文,到底該投到哪本期刊?該如何判斷所謂的低品質「掠奪性期刊」?收到不明期刊的邀請信又該怎麼做?瞭解掠奪性期刊的慣用手法,可作為研究者在投稿時的參考。
    202209

    研究者&學術研究&學術倫理(轉自國科會研究誠信電子報)

    研究人員從事學術研究,是一件須具備高度專業性與自主性的事情,在被賦予研究自由以及社會期待的同時,研究人員也須肩負許多有關學術倫理的責任與義務。

    202209

    你要準備提國科會計畫了嗎?(轉自國科會研究誠信電子報)

    你的計畫書是學生學位論文的延伸研究?還是上期國科會計畫的延續性研究?這項計畫已經有初步的研究結果了嗎?你有用類似主題申請其他研究經費嗎?提出科技部計劃前先懂得判斷,根據不同條件做規劃。

     2022 09

    偵測怪怪的學術論文作者(轉自國科會研究誠信電子報)

    一個很簡單的案例報告卻有數十個作者?一個隨機對照試驗的大型研究卻僅列一位作者?唯有對論文有實質貢獻的人才能被列為作者。注意這些細節可以讓你觀察出不尋常的地方。

    202209

    學術傳播新工具─預印本,留意6關鍵!

    預印本是當代知識傳播的重要元素,不僅展現了推動開放科學的意義,也代表研究成果的傳播方式已產生重要變化,不過當我們在投稿、研讀與分享預印本時,有些事情值得作者謹慎留意,本文宣共整理預印本六大留意關鍵,並有中英文版本可供各界參閱。
     202210 

    關於再現性和可複製性不可不知的10件事(美國國家學院授權)

    科學界確認新發現是否為真的途徑之一,是重複進行產生該結果的研究。若一項科學研究未能獨立證實先前研究的計算或結果時,有人會認為所觀察到的不一致性可能預示將有新發現,也有人會擔心這是因為科學研究不夠嚴謹所致。當一項新發表的科學研究在科學上有深遠的意義或對公眾有重大的潛在影響時,其是否可信就變得更為重要。
    202211

    面對巨錄期刊的興起,我們該如何因應?

    您是否聽過巨錄期刊(mega journals)?身為論文作者、學研機構內的學術審查人、校園內的師生與研究人員,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或培養何種能力才能面對巨錄期刊的興起?本文宣將簡介巨錄期刊之特徵以及各類學術研究工作者的因應之道。
     202303 

    認識開放科學(轉自國科會研究誠信電子報)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為了藉由開放的方式,讓所有利益關係人皆可自由取得相關研究與教育資料,進而提升科學研究的透明性與品質,讓科學研究界能夠相互檢視、合作,讓研究成果更能造福人類社會,達到共享共好的理想,本海報即簡述「開放科學」的六大主軸。
     202304 

    留意生成式人工智慧(AI)用於學術與研究活動時的6個關鍵!

    近期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快速發展,引起學術圈高度關注,對於將該技術用於研究計畫或學術寫作,也有可能產生著作權或學術倫理的疑慮,有鑑於此,本中心以六個面向簡要提醒研究人員運用相關技術應留意的事項,期盼研究人員能正確地使用這項新興科技,並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研究效率,造福全體人民福祉。
  • 管理者
    年份月份標題內容簡介(出自AREE網站)
    2019 

    指導者促進研究倫理的五種方法(美國ORI授權)

    做為一名計畫主持人、研究團隊召集人、指導教授或者指導者,都是培育下一代研究人員的重要角色。向團隊成員傳達你對研究的期待、時常出現並關心團隊成員等五種方法,皆有助於指導者促進研究倫理。
    2019 

    研究社群保衛科學倫理(美國ORI授權)

    研究社群的組成中包含多個角色,不論是研究者、機構、提供研究經費的公私立單位、舉報者、期刊或同儕審查者、政府管理單位等,皆擁有捍衛科學倫理的責任義務。
    2020 

    指導教授如何確保學生學位論文之誠信

    為了避免學位論文出現抄襲他人的狀況,身為指導教授,應要求學生正確引用參考文獻,並且確保學生論文之學術誠信,而利用口頭交互問答、科技輔助等方法可以達成。
    202204

    處理研究倫理之人員:處理指控PHS所贊助學術研究之不當行為的提醒(美國ORI授權)

    處理研究倫理的相關人員,應做好處理研究不當行為指控的準備,在通知過程中適切監督,即時取得相關研究紀錄並保管,以確保處理過程的公平性且維護每一方應有的權力,同時也應注意是否具有足夠證據以及留意調查時間表。
    202205

    給研究團隊主持人─優良實驗室之管理策略

    擁有明確的實驗室規範、詳實的實驗記錄、確保研究資料妥善保存、定期的教育訓練、良好的溝通、值得信賴的實驗室文化,能協助研究團隊主持人更好的管理實驗室。
    202210

    優良研究導師的5種特質(美國ORI授權)

    導師(mentor)是研究職涯上有所成就,為他人提供諮詢與指引的人,而身為一名導師需要具備5種特質。
    202304

    教師因應生成式AI的教學指引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強大的資訊整合能力,為人們帶來諸多便利,但若操作不當也可能造成不良的隱憂。教育工作者應教導學生正確運用新技術,讓生成式AI成為學習過程的輔助工具之一,本中心即以教學課綱、作業要求、教學設計、多元評量等四個面向,提供教育工作者在備課及教學現場時的教學指引。

  •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AREE)為臺灣最大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教育線上平台。線上課程適用於大學生、專科生、研究生、教師及研究人員之學習與教育訓練,也不定期製作學術倫理相關宣導「影片」,本頁面僅提供清單內容,詳細內容請點選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網站之「影音專區」觀看。
   
年份片名內容簡介(出自AREE)
2020

志偉的煩惱

志偉是位博士生,這是他就讀博士班的最後一年,為達到畢業門檻,志偉努力進行實驗,但實驗結果不如預期。本片能讓研究者反思當實驗結果不符合預期時,何種做法較為恰當。
2020

菜鳥研究生的第一天

家豪是研究所碩一新生。這一天,他與陳教授約好參觀實驗室,在這個故事中,將提到一位新進研究生在找指導教授與實驗室時可能需要考量的項目。

2020

研究生的非日常

本片中可看到研究生家豪執行研究時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例如:實驗進行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實驗記錄簿撰寫、研究資料的分析與處理、論文投稿需要注意的事項等。本片提供英文字幕。
2021

學位論文─誠信篇

家豪是一位研究生,指導教授要求他要繳交一份論文的草稿,但在撰寫過程中,家豪遇到許多關卡。本片可供研究所學生反思寫論文時應留意的學術誠信問題
2022

教師指導學位論文─那些應該留意的二三事!

芳儀、湧勝及宜君在寫碩士論文時遇到了一些狀況,身為他們的指導教授,該如何協助學生遵守學術倫理規範並完成論文?本片透過5則案例點出教師指導學位論文應留意的事項。
2022

計畫申請停看聽

研究者在申請計畫時可能會遇到不同狀況與挑戰,像是該如何修改先前未通過的計畫書,或延續型計畫該如何說明與前期差異等,本片透過8則案例點出申請計畫應該留意事項。
2022

學術新星的殞落

本片簡要介紹荷蘭學者Diederik Stapel造假數據真實案例,以及帶給荷蘭學術界的改進措施。
2022

假的真不了─認識造假與變造資料

本片簡要介紹何謂「造假與變造資料」以及可能衍生的後果。
2022

研究生了沒

如果你發現你的同學曾和雅雯、芳芯、俊昊、書翰一樣抄襲其他學者的研究、不當掛名,甚至造假、變造研究結果,你會怎麼做?
2022

先活過去再說

身為研究生的你,是否也曾和育斌一樣,遇到問題不知所措,請教同學卻無法得到相對的回應,糾結著如何完成滿意的報告呢?
2023

你不可不知的研究倫理委員會

「研究倫理委員會(機構審查委員會)」,簡稱IRB或REC,致力於審查與監督研究的進行,以達到保護受試者的宗旨,本影片將簡介研究倫理委員會的規範與權責。
2023

大學生的一天─認識網路著作權

網路公開的文章與影音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本片將介紹把網路資源用於教學或課堂等非營利教育使用之建議方法與注意事項。
2023

淺談學術研究會遇到的著作權議題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本片將簡述此兩種權利,並將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最容易遇到的「重製」與「改作」提出介紹。

 2023

有研究貢獻,就可以列在共同作者嗎?

學術界對於誰有資格可以掛名為共同作者沒有統一的規範,但可以研究者是否具有實質貢獻為準則,共同作者除須一起承擔研究成果的責任外,還分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其他作者,本片將逐一介紹各類作者定義。
2023

不當研究行為之抄襲、剽竊、自我抄襲

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若過度使用他人的想法或觀念,且未清楚註明引用,都可能會造成疑似抄襲、剽竊或自我抄襲的狀況。本片將說明各種情況的定義及避免方式。
2023

常見的學術研究寫作技巧:引述、改寫與摘寫

研究者會透過各種管道蒐集文獻資料,閱讀他人著作來作為自己研究的參考,但若不瞭解如何正確地在自己的研究中引用資料,很容易導致抄襲與剽竊的行為。一般而言,符合學術慣例與避免抄襲的方法可分為引述、改寫、摘寫、引用著作四種,本片將逐一介紹。